小兒割掌療法

時間:2009-07-14  來源:    作者:   我要糾錯


小兒割掌療法是用小眉刀等手術器械在患兒手掌面等部位進行切割、摘取少量皮下脂肪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。由于它以割脂為手術治療的主要特征,故又稱為“割脂療法”。

本療法是在古代砭刺療法及后世挑脂(液)法的基礎上發(fā)展起來的!墩f文解字》稱:“砭,以石刺病也!边h古時代,人們利用打磨后石器的銳角鋒刃在體表進行點、刺、切、割、刮、壓,以治療各種疾病,其中就含有本療法的萌始。然而,由于種種原因,本療法長期以來只是在民間廣泛流傳使用,直至清代《理瀹駢文》才有“割縫法”的記載,近數(shù)十年來,通過發(fā)掘整理民間治療經(jīng)驗,發(fā)現(xiàn)本療法用以治療小兒疳積、哮喘等病確有實效,才漸為人們所重視。

[基本內(nèi)容]

一、操作方法

1、將小眉刀或小手術刀高壓消毒,或浸泡于75%酒精中30分鐘后取出,放置于消毒盒內(nèi)備用。

2、囑家長用肥皂、清水清洗小兒手,抱住患兒坐穩(wěn)。助手將患兒腕關節(jié)握住固定,左手握兒四指。術者左手捏住病兒大拇指,向掌背輕按,使大魚示部(在第一掌骨中點)暴露舒展。

3、術者用2%碘酊涂擦病兒大魚際部(亦有割治小魚際部,或掌面食指、中指之間的根部處)。稍干后再用75%酒精從魚際中心向四周拭擦脫碘消毒。

4、在一側(cè)大魚際(或上述割治處)的割治部位重壓2-3分鐘后,立即用手術刀作一縱形切口,長約0.5厘米,深約0.4厘米。術者隨即用力擠壓創(chuàng)口兩側(cè)皮膚,使切口皮下脂肪充分暴露,擠出黃白色脂狀物如黃豆大,即將其剪去或摘除干凈,然后敷以消炎止血粉,覆蓋消毒紗布,繃帶加壓包扎止血。3天后解除包扎,6-7日創(chuàng)口愈合。再用上述方法割治患兒另一側(cè)手掌。

二、治療機理

切割破皮,在皮下取出一定數(shù)量的脂肪小體,人為地造成機體脂肪的破損,這是一種慢性、良性刺激,能使機體產(chǎn)生一系列相應的回復反應。本療法通過調(diào)整人體經(jīng)絡氣血的運行,改善臟腑機能活動,特別是能增強脾胃及小腸的運化吸收功能,從而改善小兒的營養(yǎng)狀況,增強小兒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,達到保健治病的目的。

[臨床應用]

本療法主要用于重癥疳積和哮喘。

一、重癥疳積

在大魚際、小魚際或掌面食指、中指之間的根部處切割、取脂。

二、哮喘

割治大魚際或膻中穴,取出黃白色脂肪液少許。亦可采用挑提法或挑筋法。

[注意事項]

1、割脂手術必須選準部位,方能摘取脂肪,調(diào)整機體臟腑功能。

2、治療室應光線明亮,手術宜輕割快切,切口宜小,深淺適度,以便摘取脂肪,不得損及血脈;局部略有滲血,術后應立即加壓包扎止血,以免流血過多。

3、創(chuàng)口未愈合前不得浸泡生水,防止感染發(fā)炎。1次只能割一只手掌;癥情未愈,1周后再割另一手。

4、治療期間,忌食油膩及滋補品。飲食宜清淡酥軟,容易消化,新鮮而富有營養(yǎng)。

[按語]

疳證,為兒科四大證之一。小兒因乳食不能自節(jié),父母溺愛,恣食生冷,油膩,饑飽不勻,損傷脾胃,濕食內(nèi)停,多成疳疾。湯藥治療效果并不理想,應用本法割掌取脂,手術簡便,療效顯著。然本療法須用手術刀切割,留有創(chuàng)口,包扎后7天不能用手取物或入水洗滌,頗不方便,且容易感染。與針挑四縫穴相比,后者較安全,痛苦亦小,是為不同。
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  • 上一篇:小兒針挑療法
  • 下一篇:愛生氣嗎?小心罹患牙周病
  • 無相關信息
    健康知識

    健康圖文信息
    紅云制藥攜手分眾,打造“消積食,順胃氣”消費新選擇
    紅云制藥攜手分眾,打造“消積食,順胃氣”